【药品名称】: 阿立哌唑片 |
【商品名称】: 博思清 |
【药品规格】: 5mg。 |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立哌唑。 |
【适应症状】: 本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4周和6周)对照试验中确立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选择阿立哌唑用于长期治疗的医生应定期重新评估该药对个别患者的长期疗效。 |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叭找淮?img src="/zhuanjia/images/char1/a44d803ca37835e015975139fd83abfd.png"/>起始剂量为10mg,用药2周后,可根据个体的疗效和耐受性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可增至30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小变。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mg。由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改用本品者:某些患者可以立即停止原先使用的抗精神病药;而另一些患者开始使用时,应渐停原先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时间应最短。 |
【不良反应】: 1. 全身、常见―流感综合征?周围性水肿,胸痛?颈痛?颈强直。少见―骨盆痛?自杀倾向?面部浮肿?不适?光敏感?臂强直?颌痛?寒战?气胀?腹部增大?胸部紧迫感。罕见―咽喉痛?背紧?头沉重?念珠菌病?咽喉发紧?腿强直?颈紧?Mendelson氏综合征?中暑。 2. 心血管系统、常见―高血压?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动过缓。少见―心悸?出血?心肌梗塞?QT间期延长?心脏停搏?心房颤动?心力衰竭?AV传导阻滞?心肌缺血?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心绞痛?期外收缩。罕见―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心脏扩大症?心房扑动?血栓性静脉炎。 3. 消化系统、常见-厌食?恶心和呕吐、少见-食欲增加?肠胃炎?吞咽困难?胃肠胀气?胃炎?龋齿?牙龈炎?痔疮?胃食管反流?胃肠道出血?牙周脓肿?舌浮肿?大便失禁?大肠炎?直肠出血?口腔炎?口腔溃疡?胆囊炎?粪便嵌塞?口腔念珠菌病?胆石症?嗳气?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罕见―食管炎?牙龈出血?舌炎?呕血?黑粪?十二指肠溃疡?唇炎?肝炎?肝大?胰腺炎?肠穿孔。 4. 内分泌系统、少见―甲状腺功能低下。罕见-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5. 血液/淋巴系统、常见―瘀斑?贫血。少见―低色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增多?淋巴结病?血小板减少。罕见―嗜酸性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巨幼细胞性贫血。 6. 代谢和营养性障碍、常见―体重减轻?肌酸磷酸激酶增多。少见―脱水?水肿?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低钾血?糖尿病?SGPT增加?高血脂?低血糖?口渴?BUN增加?低钠血?SGOT增加?碱性磷酸酶增加?缺铁性贫血?肌酐增加?胆红素血症?乳酸脱氢酶增加?肥胖。罕见―高钾血?痛风?高钠血?发绀?高尿酸血症?低血糖反应。 7. 肌肉骨骼系统、常见―肌肉痛性痉挛。少见―关节痛?骨痛?肌萎缩?关节炎?关节病?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肌病。 8. 神经系统、常见―抑郁?神经过敏?唾液分泌增多?敌意?自杀念头?躁狂反应?异常步态?混乱?齿轮样强直。少见―肌张力障碍?痉挛?注意力受损?感觉异常?血管舒张?感觉迟钝?四肢震颤?阳萎?运动迟缓?性欲降低?惊恐发作?淡漠?运动障碍?嗜睡?眩晕?发音困难?迟发性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记忆损害?昏迷?性欲增加?健忘?脑血管意外?活动过度?人格解体?运动功能减退?不宁腿?肌阵挛?烦躁不安?神经病?反射增强?思维缓慢?运动过度?感觉过敏?张力减退。罕见―谵妄?欣快?颊舌综合征?运动不能?情感迟钝?意识降低?动作失调?脑缺血?反射减弱?强迫性思维?颅内出血。 9. 呼吸系统、常见―呼吸困难?肺炎。少见―哮喘?鼻出血?呃逆(打嗝)?喉炎。罕见―咯血?吸入性肺炎?痰多?鼻腔干燥?肺水肿?肺栓塞?缺氧?呼吸衰竭?呼吸暂停。 10. 皮肤及附件、常见―皮肤干燥?瘙痒,出汗?皮肤溃疡。少见―痤疮?水泡大疱疹?皮疹?脱发?牛皮癣?溢脂性皮炎。罕见―斑丘疹?脱落性皮炎?风疹。 11. 特殊感觉系统、常见―结膜炎?耳痛。少见―眼干?眼痛?耳鸣?中耳炎,白内障?味觉改变?睑炎。罕见―流泪增加?频繁眨眼?外耳炎?弱视?耳聋?复视?眼出血?畏光。 12.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尿流中断。少见―膀胱炎?尿频?白带增多?尿潴留?血尿,排尿困难?停经?异常射精?阴道出血?阴道念珠菌病?肾脏衰竭?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蛋白尿?肾结石?夜尿增多?多尿?尿急。罕见―乳房痛?子宫颈炎?女性泌乳?性高潮缺乏?尿道灼热?糖尿?男子女性型乳房?尿结石?阴茎异常勃起。 |
【药品禁忌】: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 体位性低血压因阿立哌唑具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n-926)的5个短期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安慰剂1%?阿立哌唑1.9%)?体位性头晕眼花(安慰剂1%?阿立哌唑0.9%)和昏厥(安慰剂1%?阿立哌唑0.6%)。对于血压体位性显著改变(定义:从仰卧到直立时收缩压至少降低30mmHg)的发生率,阿立哌唑与安慰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阿立哌唑治疗者中为14%?安慰剂治疗者中为12%)。阿立哌唑应慎用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衰竭或传导异常病史)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或诱发低血压的情况(脱水?血容量过低和降压药治疗)。 2. 癫痫发作在短期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有0.1%(1/926)的阿立哌唑治疗者出现癫痫 发作。与其它抗精神病药一样,阿立哌唑应慎用于有癫痫病史或癫痫阈值较低的情况(如:阿尔茨海默氏病性痴呆)。癫痫阈值较低的情况在65岁以上人群中较常见。3. 潜在的认知和运动损害在短期安慰剂对照试验中,11%的阿立哌唑治疗者报道有嗜睡,而安慰剂治疗者为8%;0.1(1/926)的阿立哌唑治疗者因嗜睡导致的停药。与安慰剂相比,尽管阿立哌唑的嗜睡发生率相对略有升高,但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阿立哌唑也可能会损害判断?思考或运动技能。应警告患者小心驾驶汽车,直到确信阿立哌唑治疗不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4. 体温调节干扰机体降低体温的能力是抗精神病药的特征。当阿立哌唑处方给将导致体温升高情况(如:剧烈运动?过热?同时服用抗胆碱能活性药物?脱水)的患者时,建议应进行适当的护理。 5. 吞咽困难食管运动障碍和误吸与使用抗精神病药有关。吸入性肺炎是老年患者,允其是有进行性阿尔茨海默氏病性痴呆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阿立哌唑和其他抗精神病药应慎用于有吸入性肺炎风险性的患者。 6. 自杀在精神病中,自杀倾向具有固有可能性,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护高危患者。为了减少过量的风险性,阿立哌唑的处方量应最小,且对患者进行良好管理。 7. 合并其它疾病患者使用在伴痴呆的精神病患者中,没有确立阿立哌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医师选择用阿立哌唑治疗这些患者,应特别慎重,尤其是那些出现吞咽困难或过度嗜睡的患者,他们可能会出现意外损伤或误吸。在近期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脏病史的患者中,没有评估或使用阿立哌唑。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排除了有这些诊断的患者。 8. 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恶性综合征(NMS)报道与服用抗精神病(包括:阿立哌唑)相关的潜在致命性的综合症状被称为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恶性综合征(NMS)。在阿立哌唑上市前的全球临床资料中,有2例出现可能的NMS。NMS的临床表现:高烧?肌强直?精神状态改变和自主神经不稳定性证据(不规律的脉搏或血压?心动过速?出汗和心脏心律失常)。其他征兆可能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诊断性评估有这一综合征的患者十分复杂。为了取得这一诊断,重要的是要排除以下情况―临床表现同时包括严重的内科疾病(如:肺炎?全身感染等)和未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锥体外系征兆和症状(EPS)。在鉴别诊断时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包括:中枢抗胆碱能毒性?药源性发热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病。NMS的处理应包括: (1) 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和不是当前治疗必需的其他药物。 (2) 加强症状治疗和医学监测。 (3) 治疗伴随的有现成特定治疗方法的严重内科问题。对于无并发症的NMS,目前没有一致同意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如果一个患者从NMS中恢复后还需要抗精神病药治疗,应慎重考虑到药物治疗再次引入NMS的可能性。因曾报道NMS的复发,故应密切监测患者。 9. 迟发性运动障碍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无意识性运动动力障碍综合征,尽管该综合征在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中的发生率最高,但不可能在抗精神病治疗初期仅依据流行病学估计来预测哪些患者可能会发生该综合征。不清楚抗精神病药在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可能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已经确定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以及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总累计剂量的增加,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及其变成不可逆的可能性也??加。然而,在低剂量短暂治疗后也可能会发生该综合征,但一般很少见。尽管该综合征在停止抗精神病治疗后会部分或完全缓解,但目前对确诊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病例没有已知的治疗方案。然而,抗精神病治疗本身可能抑制(或部分抑制)这一综合征的征兆和症状,从而可能掩盖了病程的发展。仍不清楚症状抑制对综合征的长期病程是否有影响。在这些顾虑基础之上,应用阿立哌唑时应采用一种最可能使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的方式。对于遭受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长期抗精神病治疗应有所保留,这些患者包括: (1)已知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有效, (2)可供选择?等效?潜在伤害性更小的治疗不能获得或不合适。在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中,应寻求能产生满意临床疗效的最低治疗剂量和最短治疗时间。应定期重新评估连续治疗的必要性。如果阿立哌唑治疗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征兆和症状,应考虑停止药物治疗。然而,某些患者尽管存在这一综合征,可能还是需要阿立哌唑治疗。 10. 高血糖和糖尿病有报道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中,高血糖在一些病例中很严重并伴随有酮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或死亡。阿立哌唑治疗者几乎没有高血糖的报道。尽管很少患者曾用阿立哌唑治疗,但不清楚的是这一有限的经验是否是该报道量最小的唯一原因。评估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葡萄糖异常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原因在于:精深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基础风险性增加的可能性以及普通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的升高。在这些混淆因素的干扰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血糖相关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更难以完全理解。然而,不包括阿立哌唑的流行病学?究提示:用这些研究中包括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时出现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性增加。因在这些研究进行时阿立哌唑还未上市,所以不知道阿立哌唑是否与这一增加的风险性相关。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中,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估计值。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在开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时应定期检测血糖控制的恶化情况。有糖尿病(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危险因素?开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应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定期接受空腹血糖测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任何患者均应监测高血糖症状:口渴?多尿?多食和乏力。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出现高血糖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空腹血糖测试。在某些病例中,当停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高血糖就会自行消失;然而,某些患者尽管停用了可疑药物,还需继续降糖治疗。 11. 由于包括本品在内的抗精神病药物对Lewy body性痴呆或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增加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恶性综合征或帕金森样症状的风险,因此医生在处方时应权衡利弊。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501 |
【生产企业】: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产) |